?
武漢工控辦公大樓
長江日報-長江網訊(記者黃瑩 通訊員肖雨)鍋爐行業“四大金剛”之一的武漢鍋爐廠、國家機床業“十八羅漢”國家隊之一的武漢機床廠、復制過曾侯乙編鐘的武漢機械工藝研究所以及裕大華……一串串曾經輝煌的“武字頭”和中華老字號企業,現在都隸屬于武漢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。這也是武漢市屬唯一掛“工業”字號的國有獨資企業集團。
1990年前后,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之時,武漢大量市屬工業企業關停并轉。2003年,按照市委決策部署,成立武漢工控,承接了市屬90%以上的工業企業,歷經十年艱難的改制維穩,可謂“背著包袱在泥坑里起舞”,而僅剩的數十家生產型企業,個個虧損嚴重。
“武漢工業是成體系的,所以國有工業不能垮?!渥诸^’都有著城市的印跡和戰略意義,必須要保住幾家?!蔽錆h工控負責人說。
2013年,武漢工控終于迎來全面轉型發展新階段,“把工作重點從改制維穩轉變到發展上來,把行政化管理機制轉變到企業化管理、市場化運作上來”。通過實施債務重組、機構重組、資產重組和產業重組等多輪戰略性大重組,突出發展先進制造業、現代城市服務業與房地產業三大主業。通過剝離“甩洗”、輕裝上陣、專注主業,全力打造核心競爭力,助推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,助力國家建設“制造強國”。
一家家企業從絕境中突圍重生。百歲老紗廠裕大華,成了紡織“智造”的國家樣板;武鍋能源已是“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”;雷神公司堅持軍民融合,研發的潛油直驅螺桿泵產品走向市場,走出國門;武機公司專注主業,自主研發的高端五軸數控工具磨床,其精度和穩定性達到國內一流……
17年來,從改革重組到轉型發展,武漢工控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、于變局中開新局,厚植發展優勢、提升發展能級,扛起了“武字頭”復蘇振興旗幟,譜寫了國有工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。
?
裕大華集團10萬錠全流程智能紡紗示范線滿負荷運行。
作為武漢工業發展的重要參與者,近年來,武漢工控大膽解放思想,不斷用新發展理念破除老觀念,用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。積極踐行初心使命,以國企的責任與擔當向人民作答。
改革發展的踐行者
“智能工控”讓傳統國企“萌新枝”
對標國際、國內同業前三甲,武漢工控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品研發創新體系,以“五個凡事”(凡事有章可循、凡事有據可查、凡事有人負責、凡事有人監督、凡事有效落實)為基礎的內控機制,以“智能工控”建設為發展理念的生產營運模式,逐步將一批傳統國企轉型升級為具有一定生機、活力和發展前景的現代制造企業。同時,對地處市中心最具城市記憶的工業廠房進行升級改造,對存量土地資源進行房地產綜合開發。引進大文化、大科技、大智慧等新產業,打造“大智無界·空中小鎮”創意產業園、“亙星”系列高端精品酒店、“亙星”“長江”物業管理等武漢工控現代服務業、房地產業新品牌,在讓城市更加美好的同時,提升整體資產價值,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。
社會責任的擔當者
圓滿完成近20項戰疫突擊任務
今疫情防控阻擊戰中,武漢工控全面落實中央、省市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,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和最重要工作,建立工作機制,實現戰時應對。迅速組建464人的“黨員突擊隊”,先后馳援火神山、雷神山醫院建設,承接5家“方艙醫院”物業管理,負責3個隔離治療點、3個隔離酒店、2家衛生服務中心的值守與服務,按時按要求完成市防疫指揮部交給的近20項突擊任務。先后組織1258名黨員干部職工對口支援武昌、洪山、青山、江夏、江漢等5個區21個街道98個社區,全力支援社區值班值守、疫情宣傳、封控消殺、物資分發、病人轉運、困難群眾幫扶等工作。自2月9日首批人員下沉,到5月22日最后一批人員撤離,歷時104天,百日下沉抗疫,凝聚了工控人同心戰疫的傾情奉獻,彰顯了工控集團作為市屬大國企的責任擔當。
近年來,武漢工控按照“承接有序、消化有方、保障有力、發展有為”的工作思路,承擔了大量歷史遺留問題的消化,注銷空殼企業86戶;承擔大量社會矛盾的化解,接待并妥善處理來信來訪3585批次,59697人次;承接并服務管理了524戶各類企業近10萬名內養人員、離退休人員,確保了企業和社會的和諧穩定。
初心使命的堅守者
全力做強武漢國有優勢制造業
武漢工控負責人表示,面向未來,武漢工控將繼續秉承“自強、務實、創新、發展”企業精神,始終把做大做強國有資本,扛起武漢國有工業旗幟作為自身的歷史責任和光榮使命,進一步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收益,提高企業生存發展質量,提高全體員工幸福指數,在新的征程上砥礪奮進、鏗鏘前行。力爭3~4年內,實現營業收入170億元,利潤總額11億元,全力打造一個權責明確、管理科學、主業突出、核心競爭力強、經濟效益好、社會知名度高的現代大型控股企業集團,努力成為做強武漢國有先進制造業的戰略平臺、成為建設武漢先進制造業中心的重要載體、成為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生力軍、成為打造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的新范本。
?
工控研究院自主研發的“智能制衣”“安防機器人”等多個高科技智能化產品亮相高交會。
創新驅動制造業提檔升級
技改投入48億元 研發占比行業領先
裕大華經智能化改造后,萬錠紗生產線用工量已從55人減少到15人,產品質量大幅提升,成為行業智能制造標桿;工控檢驗檢測公司投入智能化檢測設備,入選軍運會首批檢測機構供選名錄,成為唯一一家國企性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;武鍋能源取得“兩化融合”管理體系認證,新基地建設項目被列入國家“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試點示范企業”和“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”;雷神公司塑業板塊國標型材模具調試成功,新增銷量300萬元以上;2019年11月,工控研究院研發的“小卒1號”安防機器人亮相深圳高交會……
在武漢工控各權屬企業,智能化改造被作為促進企業技術進步,打造企業硬實力的重要途徑,對制造業企業已先后技改投入48億元。傳統產業通過創新驅動提檔升級,插上了高質量發展的翅膀。
近年來,武漢工控聚焦主業,圍繞產業鏈現代化作文章,突出科技創新戰略引領,健全科技創新制度體系。如啟動編制科研項目規劃、建立研發項目庫、大膽探索制造業企業總工程師負責制。完善《研發管理辦法》,簡化研發基金申報審批流程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武漢工控將營收的4%投入研發,在國內傳統工業國企中實屬少見。集團還預留研發基金總額的10%,對重點項目實施傾斜并“戴帽”下達。去年,武鍋能源被評選為武漢十大科技創新企業領跑者,工控藝術制造被評為武漢十大科技創新企業成長者。
除瞄準智能制造打造硬實力外,武漢工控還通過釋放創新潛能,不斷提升軟實力。每年,集團營業收入的1%被提取人才發展專項基金,三年來已投入2500余萬元,對高端創新型技術人才進行補貼,設立專家大師工作室。近年,集團共引進碩博士畢業生129人,市場化引進中高端技術、經營管理及業務骨干等專業人才105名,建強了科研創新隊伍。
如今,集團系統7家企業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,2家企業獲批科技型中小企業,3家企業被認定為武漢市科技“小巨人”企業,檢驗檢測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……創新潛力逐步釋放,創新文化逐步形成,企業軟實力、品牌影響力一路飆升。
?
亙星國際城市綜合體項目已于2019年12月開工奠基。
加快發展現代城市服務業
老舊廠房變身“高大上”創意產業園
極具現代感的園區,仿佛漫步在空中花園。位于漢口大智路長江隧道出口處的“大智無界·空中小鎮”,很難想象其前身就是長江音響的誕生地——武漢市無線電廠。如今,老廠房煥發新生機,華麗變身創意產業園。
近年來,武漢工控通過對企業改制后的優質存量實物資產和國企“三供一業”,進行集約化管理、資本化運作、專業化經營,戰略性進入現代城市服務業。
【創意產業園】將原武漢無線電廠舊廠區打造而成的 “大智無界·空中小鎮”創意產業園,被評為“國家雙創集聚示范區”及“老廠房+雙創”轉型升級典范,目前已成為武漢十大產業地標之一,吸引著眾多年輕人爭相到訪的時尚網紅打卡地。
【E+國際精英社區】將原武漢電池廠舊廠區打造成為工控系列創意產業園,已完成規劃設計并啟動建設。
【亙星系列精品酒店】利用老廠房改造,提升資產價值,探索亙星精品酒店系列標準,開展精品酒店客房、餐飲及休閑配套服務。目前江南亙星酒店、大智亙星酒店已開業營運,亙星酒店旗艦店已封頂,六渡橋亙星酒店已啟動建設,E+亙星酒店、中北路大酒店正在規劃。其中,江南亙星酒店榮膺中國十佳新開業酒店星光獎。
【中高端物業管理】主動承接央企“三供一業”,打造高端物業管理平臺。自主品牌物業——亙星物業,目前物管規模已擴張到500萬方,為武漢市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單位。先后獲評紅色物業五星級企業、履行社會責任優秀企業、物業服務優秀企業、物業服務誠信企業等。承接原武鋼集團旗下的長江物業公司,目前物管700萬方,主要提供住宅、工業園區、樓宇等業態物業服務,發展公寓經營與管理、資產運營、養老等現代城市服務新產業。
同時,組建亙星資源公司,對集團存量土地資源進行房地產綜合開發,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做強制造業提供物質基礎和資金支持。近年,已自主開發了“知音佳苑”“玫瑰里”“亙星鼎立”等一批房地產項目,目前正聚力開發“亙星國際”超大型城市綜合體,計劃投資120億元。
?
“大智無界?空中小鎮”創意產業園已成為時尚網紅打卡地。
培育新興產業
對接華為公司共建武漢數字經濟
近年來,武漢工控聚焦產業轉型升級,加快布局孵化新興產業,砥礪進取,破局開路,智能賦能、產業鏈賦能,2015年底成立工控工業技術研究院,整合集團下屬3家研究所,依托傳統產業的技術積累、制造能力和配套體系,從國內國外大力引入培養高端創新型人才,打造專業化高科技創新、投資平臺,促進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壯大。
聚焦新興產業。以創新人才和項目為紐帶,與國內多家知名大學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、研發中心,針對人工智能(圖像識別)、智能制造、生物工程、新型材料研制等價值鏈高端和新興產業領域開展研發制造。目前,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,在國內領先,適用于非接觸人體測量,將廣泛用于服裝設計、環保檢測、汽車智能化檢測以及安防等領域,市場前景極為廣闊。
打造鯤鵬生態系統。4月30日,武漢工控與華為公司的合作項目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揭牌。將與華為公司無縫對接,打造鯤鵬生態系統。
創建一流超算中心。圍繞武漢市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,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,建成全國數字經濟一線城市的目標,積極協助相關部門建設國際一流的武漢超算中心,逐步在武漢形成由鯤鵬系列硬件、軟件、數據庫等組成的產業鏈,形成集聚效應,助力新基建在武漢全面落地。
共建超大智慧城市。近期,武漢工控正整合相關資源,積極謀劃參與武漢智慧城市建設,把創新高品質生活貫穿超大城市治理。
【編輯:謝源】